
- 索引号:syszwgknew-13478983
- 分类:文字解读
- 发布机构:双鸭山市农业农村局
- 发文日期:1701023217000
- 名称:《双鸭山市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(2023—2025年)》解读
- 文号:
- 主 题 词:文字解读
- 时效:
《双鸭山市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(2023—2025年)》解读
为充分发挥双鸭山市区位优势、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,进一步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,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,结合我市实际,制定《双鸭山市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(2023—2025年)》(以下简称《实施方案》)。
一、制定背景
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支撑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,对促进农业提质增效、农民就业增收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。近年来,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取得了长足进步,有效推动了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,但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,加工业总体规模不大、产业结构不优、精深加工不足、加工转化率不高等问题还很突出。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进一步推动我市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,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不断满足城乡居民消费升级需求,根据《黑龙江省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23—2025年)》(黑政办规〔2023〕3号)和《黑龙江省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》(黑政办规〔2023〕4号)要求,结合我市实际,制定了《双鸭山市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(2023—2025年)》。
二、制定过程和依据
(一)起草过程。为全面贯彻落实全省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会议精神,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,市“粮头食尾”“农头工尾”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于2023年7月份启动了《实施方案》起草工作,根据《黑龙江省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23—2025年)》《黑龙江省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》要求,结合我市实际,形成了《实施方案》(征求意见稿)。先后征求了市工信局、市发改委、市科技局、市粮食局等29家相关单位、各县区和市政府有关领导意见,修改完善后形成了《实施方案》(讨论稿),经过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平性竞争审查和市司法局合法性审查,并通过市政府第24次常务会议审议。
(二)制定依据。在起草过程中,主要依据《黑龙江省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23—2025年)》《黑龙江省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》内容和要求,结合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实际情况,发挥双鸭山市资源禀赋、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,制定本《实施方案》。
三、主要内容
《实施方案》共分五部分。
第一部分:总体要求
《实施方案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、省政府工作要求,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以精深加工为重点,以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为核心,发挥优势,突出特色,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,使之成为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、农村发展的新引擎,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促进乡村振兴的新支撑。
按照《黑龙江省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23—2025年)》提出的目标任务,结合我市实际,明确2025年农产品加工业主要预期目标,到2025年,全市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力争达到180亿元,年均增速13%,比2022年增加56亿元以上,三年增幅45%以上。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%。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力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。
第二部分:重点任务
《实施方案》以做大做强粮食加工产业、做精做优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为重点,进一步明确了以发展玉米、大豆、水稻3个重点粮食加工产业和畜牧、白瓜、鲜食玉米、杂粮杂豆、食用菌、中药材、森林食品、冷水鱼等8个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区域布局、重点方向和发展目标,培育新的增长点,引领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快速发展。
第三部分:推进措施
围绕实现我市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,聚焦建基地、育龙头、强科技、建园区、促招商、创品牌、提质量等有效措施,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。一是加强绿色生产基地建设,保障重要农产品原料供给;二是加强龙头企业培育,健全利益联结机制;三是加强科技创新升级,提高农产品附加值;四是加强园区建设,实现农产品加工集聚效应;五是加强招商引资,提升产业项目质效;六是加强优质品牌打造,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;七是加强标准体系建设,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。
第四部分:政策措施
贯彻落实《黑龙江省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》,结合本地实际,对用于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的金融服务、税收政策、资金投入、用地保障、用能需求、人才保障方面提出落实措施。
第五部分:组织保障
主要从加强组织领导、增强工作合力、落实考核机制、加强宣传引导四方面提出保障完成工作任务的措施。